
来源:周口师范学院 发布:2025-04-22
近年来,周口师范学院面向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需求,积极推动学科交叉、产学研融合和学科群建设,搭建研究平台,凝练研究特色和重点方向,不断加强有组织科研,积极开展原创性、引领性科技攻关,提升科技创新能力,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注入源头活水。
瞄准重大战略,打造区域创新高地。学校注重战略谋划,瞄准产业技术创新主攻方向,整合校内外研究力量,强化科技成果培育与前沿科技成果产出,全链条支持科技成果转化,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效能,全力服务周口国家农高区建设,着力打造立足周口、面向河南、辐射全国的区域创新高地。目前,学校生物与医药省级重点学科凝练形成了生物医用材料研究与应用、药用活性成分提取与产品研发、植物高效再生与遗传转化、作物种质创新与绿色栽培等四个研究方向。学校拥有省级科技创新团队6个,河南省“杰青”基金项目获得者、中原青年拔尖人才、省特聘教授、省教学名师、省高层次人才等14人次。近年来,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8项、省部级科研项目44项、横向联合项目109项,获批科研经费3900余万元,发表学术论文249篇,出版学术专著18部,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4项。
强化平台协同,持续汇聚新质动能。学校围绕生物医用材料、植物遗传转化与分子育种、现代生物技术等优势学科领域,大力支持面向科技前沿、面向行业产业需求、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创新平台建设,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协同创新,新质生产力聚势成形。2024年11月,依托学校和复旦大学药学院科研团队组建的伏羲实验室投入运行,作为立足周口、面向全国的生物医药综合性创新平台,聚焦生物制药领域关键技术,开展应用技术攻关及共性基础研究,为建设创新周口提供有力支撑。近年来,学校不断厚植科技创新沃土,聚力开展科研平台创新动能提升行动,建成作物分子育种与生物反应器、作物高效生产与食品质量安全、稀土功能材料等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,生物医用纳米材料、转化生物学等省级国际联合实验室2个。探索“1+1+N”校地校企合作新模式,与行业企业共建联合研发中心41个,加快科研成果转化,不断提升产业支撑能力。
服务地方发展,推进校地深度融合。学校成立校地合作处,制定校地合作方案,围绕周口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需求,深度推进校地校企合作,切实担起区域发展的创新源头和动力引擎。抢抓国家农高区落户周口这一重大机遇,与农高区共建河南省作物高效生产与食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、现代农业产业研究院、小麦技术创新中心和科创中心等平台,形成“平台+人才+成果”共育共享共用的合作模式。选派农学专家挂职农高区管委会副主任,带领5名博士、17名硕士组成科研团队,常驻农高区,与省内外高校专家团队在生物育种、高效栽培、智慧农田建设、精深加工等领域开展联合攻关。深入开展微生物菌肥研发和地力提升研究,2023年获批河南省科技研发重大项目,资助经费500万元。依托学校在智慧农业、医药化工、智能制造、新材料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显著优势和深厚积累,围绕周口市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十大特色优势产业,与周口市共建周口师范学院现代产业学院,协力打造周口市链接创新资源要素、承接人才资源、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。联合相关企业共建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3个,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6个,聘请30余位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学生实践实训指导,形成了“校企深度融合、产学研用贯通、地方特色鲜明”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。
来源:周口师范学院
编辑:小豫
整理发布:豫教在线
投稿邮箱:heneea@126.com
商务合作:0371-66351540